衞安快訊

28
Mar
澳門智能守護科技 填補護理院舍設施之不足

 澳門智能守護科技 填補護理院舍設施之不足 | Guardforce Macau Blog

澳門每日時報最近報導指出澳門長者護理設施越發短缺。當地老齡人口快速增長,對安老服務的需求急速上升,然而,在空間有限及人手短缺等制肘下,護老業面對著重重挑戰。就政府思考應對方法之際,科技成為一個好幫手,造就智能解決方案,減少行業對人手的依賴,更著重關注長者的健康和安全。本文分析智能守護科技可如何填補護老設施不足以應付老齡化的社會需求。

設施不足和人手短缺雙重夾擊

設施不足 – 老齡人口增加,長者難以在安老設施找到宿位,對長者的家人和居家護老服務造成更大的壓力。

人力短缺 – 護老業需要大量人手支撐,以提供全天候安全監控、醫療支援以及個人護理服務。那邊廂願意入行的人數日減,就算輸入勞工也難保人手緊張影響服務質素,或導致護理人員過勞。

由此可見,若不借助創新康科技,澳門護老業在未來幾年會面對難以招架的壓力。

智能守護科技:可持續安老的未來

面對上述雙重夾擊,智能守護科技將可重新定義長者護理服務,提升營運效率以及長者的安全舒適生活,並可減少依賴人力。

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科技,如何重塑護老業:

人工智能跌倒偵測及離床警報

人工智能驅動的跌倒偵測及離床警報提供全自動全天候監控和實時警報,減少員工的工作負擔。以衛安澳門供應的智能感應裝置為例,當長者跌倒或自行離床時,裝置可透過雷達 偵測和人工智能聲音探測接收求助訊號,無需使用涉及私隱的攝錄鏡頭。智能跌倒偵測和離床警報可即時向護理人員或急救人員發出通知,加快反應時間,避免情況惡化。

全天候智能生命感應監控

如下圖展示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生命感應器,可無間斷監測心跳、呼吸狀態和動作,及早偵測到異常健康情況,有科技取代人手健康檢查,可減少當值人手,護理人員更可騰出時間提供更多個人化護理。人手有限的護理設施可採用智能生命感應器同時看顧多名長者,無必要頻繁地親自為長者檢查生命體徵。

智能防遊走系統和腦退化病人定位

如下圖展示的智能防遊走系統可預防高風險長者自行離開院舍,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智能定位功能可自動監控,減少員工的工作負擔,院友也不必配戴累贅的可穿戴裝置。當人臉識別系統偵測到有院友擬自行離開院舍時,會即時向護理人員發出定位通知,以便快速反應。人手有限的設施可借助這種系統取代人力監控,保障長者和患有腦退化的院友安全。

智能清潔機械人和自動化守護裝置

智能機械人可支援清潔、消毒和送餐等日常工作,不用增加人手。下圖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清潔機械人可提升衛生水平,有助避免院舍爆發感染,院舍可以用更少量人手,做到盡用資源,提升效率。

了解更多衛安澳門的智能守護科技

澳門的老齡人口不斷增加,智能守護系統成為必備的選項。未來的長者守護方式必須用上科技,確保老人家更健康、安全、有尊嚴地安老,而護理人員及設施可妥善管理工作量。為確保澳門長遠的安老策略可持續、有效率地發展,提供暖心的服務,必須立即落實科技化安老護老。登入了解更多衛安澳門的智能守護科技

 

回到頂部